现仅存于青海同仁县年都户村土族的《跳於菟》(wu tu)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为了驱除附着于各家的疫病与晦气,预祝新一年中家家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土族在每年农历11月20日,要举行《跳於菟》驱傩仪式。
《辞海》:“於菟,虎的别称”。至于跳“於菟”的起源,有“於菟”属于古楚巫舞,是楚人的崇虎傩俗,随明代军队戍边屯田而传入青海同仁之说;有远古生活于青海的古羌人崇拜虎图腾的遗绪之说;也有土族崇虎源于内蒙草原,随迁徙而带至同仁土族之说。概言之,“於菟”起源的究竟,还需进一步作大量、多方面的考察与研究。
节日清晨,由土族各部落推选出来的7名男青年,集合于山神庙前,在严冬凛冽的寒风中脱去衣裤,图画虎豹斑纹于裸露的身体和四肢,并把头发撮撮扎起,装扮成“於菟”的愤怒像。他们双手各持顶端贴有福旗的荆条棍,在巫师“拉瓦”主持下,通过诵读经文、跪拜二郎神与山神,然后由瓦拉一一灌酒,使虎魂附体于“於菟”。此时,这些不能再说话的“於菟”,在民众的心目中已将原有的人格转为现有的神格,而获得了驱鬼逐疫的能力。
随着一阵炸响的铁铳与鞭炮,五名小“於菟”直奔山下村寨,巫师“拉瓦”在寺院住持陪同下,率领两个大“於菟”,边击鼓、锣边以缓步蹦跳姿态走街串巷,以荡涤游离于各家宅院之外的疫鬼。而另五名小“於菟”则早已或翻墙入院,或蹦跳于各户屋顶之上,进行驱魔逐祟。
他们每到一家,在各屋蹦跳一番以示驱鬼逐邪后,便吃掉或口叼户主事先准备好的生熟肉块,再继续从屋顶进入另家院落。有意思的是,这些“於菟”之必须从屋顶而不能从街门进入各家的原因,是民众怕游离于街巷的疫鬼会趁机溜入宅院作祟所致。
但如果“於菟”愿从宅院大门出去,倒看作是把疫鬼带离家宅而无异议。仪式过程中,无论大、小“於菟”,都将接受群众套往荆条棍上的圈饼,使之获得灵气。此外,一些患病者还主动仰卧于“於菟”必经之路上,等待“於菟”从身上跨过,以带走病魔获得痊愈。
经过大半日的驱魔逐疫后,大小“於菟”伴着逐邪胜利的鞭炮声,冲向村外河边进行“洗祟”,即凿开冰层以冰水洗去身上虎豹斑纹,除去从各户带来的邪祟、秽气,恢复原有的人格。“拉瓦”则在住持的锣声中诵经焚纸,表示已将妖魔彻底消灭。回村后,由“拉瓦”将附有灵气的圈饼分赠与各户,使全村民众食之而获吉祥、康宁。从青海同仁土族的《跳於菟》驱傩仪礼现象中,可明显看到其中所包含道教、喇嘛教和原始多神崇拜的遗绪。
《跳於菟》民俗现象,是多民族、多种宗教相互融合的复合文化形态,是为人类研究我国古代民族与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
据悉,年都乎村於菟舞从江南楚地或楚人后裔巴人居住地流传而来,是春秋时期楚文化的遗存,也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历史上,於菟系列民俗活动曾在隆务河流域部分村落中流传,现仅在年都乎村传承沿袭,且已处于濒危状态。2006年,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