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沙俄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清同治三年至光绪九年(1864-1883年),沙俄迫使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地绝大部分划归俄属。

  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哈萨克乃曼部落黑宰氏族头人因不满沙俄的残暴统治,率众3000余户归附清廷。黑宰氏族原属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参赞大臣管辖,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方。此次归来,因塔尔巴哈台无地安置,便安置在今博尔塔拉境内的阿拉套山一带游牧,由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就近管束。

  光绪九年(1883)九月,中俄双方在安设塔城至博乐以北边界界碑时,沙俄代表节外生枝,胡说中国所属巴尔鲁克山的哈萨克牧民已加入俄籍,只有“将此山借让给我(国)”才能“中外两益”(光绪朝《清季外交史料》,卷三六),闭口不提“人随地归”之事。

  在沙俄的无理逼迫下,清官员同意将巴尔鲁克山租借10年,期间驻牧巴尔鲁克山一带的哈萨克乃曼部落的卡拉克烈依氏族,不堪沙俄殖民者的统治。

    由巴尔鲁克山迁入博尔塔拉,而原游牧于阿拉套山的黑宰氏族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迁往伊犁河流域,交由厄鲁特领队大臣管理。随后,又有卡拉克烈依氏族的霍加胡力部落、托克马克部落,分别从裕民和托里县的马依力、乌苏县的波尔克等地迁往博尔塔拉。

  20世纪初,仍不断有俄属哈萨克人迁入新疆。据统计,此间仅迁入伊犁地区的大约有6000人左右。民国三年(1914年),中俄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在民国元年(1912年)7月20日之前迁入中国而未返回的哈萨克人,一律取消俄国国籍,加入中国中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