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民传统的居住房屋是以竹木为架、以黄泥为地、以稻草粘土为墙、以茅草为盖的简易茅草屋,其外形看起来尤其像倒扣的船只,船型屋因此得名。而建造船型屋的古老建筑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也于2008年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海南岛保存船型屋最为完好的3个村庄,分别是东方市白查村、娥查村和昌江县的洪水村。为了一探究竟,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跟随一群摄友,驱车前往昌江县洪水村。

  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王下乡在雅加大岭和黎母山群山环抱中,山峰林立、森林茂密、河流纵横,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而洪水村就在“海南小西藏”的山海云雾里。车子在蜿蜒盘旋的水泥路上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当大家都开始昏昏欲睡的时候,一大片船型屋闯入视线,所有人再无睡意。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有近百间船型屋,密密麻麻集中地在一起。远处云雾缭绕在半山腰,近处炊烟袅袅,小桥流水,虫鸣鸟叫,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映衬着低矮古朴的船型屋,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浑然天成之美。

  走近船型屋,发现这些造型特别的屋子,其实都是用茅草、稻草、泥土、竹子、藤条和木材等自然植物搭建起来的茅草屋,聪明智慧的黎族人民就地取材,建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船型屋。这些船型屋一般呈长方形,竹子和木头用于搭建屋子构架,用藤条固定。

  屋顶搭建成拱形,用厚厚的茅草或者稻草盖在顶上,屋檐很低,一般离地面不超过一米,四壁用树枝扎成方格形,再用稻草和黄色粘土混合搅拌,糊到墙上去;所有的船型屋基本上都是按照一个朝向建的,两两之间的间隔非常近,前后仅一米左右之隔;所有的船型屋基本都是前后双开门,不设窗户。

  船型屋建成拱形状是为了抵抗台风的侵袭;屋檐建得低,是为了让雨水随着屋顶的茅草顺流而下,尽量离地面近些,以避免浸湿或浸坏泥巴做的墙而导致整座房子倒塌;房屋不设窗户,一方面是和过去信“鬼”有关,认为开了窗就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另一方面,船型屋不设窗户对屋子的防风、防兽和保温有一定作用。

  由于没有设窗户,房内十分阴暗,通风采光不好,但茅草为顶的房子,却是冬暖夏凉;因为黎族是个聚居的民族,大家有“同村又同亲”的传统观念,房子密集建在一起,以前是为了方便共同抵御前来侵袭的野兽,现在则是为了更好地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黎族是一个保留着较多远古文化的民族,黎族织锦、黎族纹面、黎族竹篓、船型屋等等,都是珍贵的民族文化产物。但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产生激烈的碰撞,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产物,正渐行渐远。而船型屋,作为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局面。

  就在离船型屋一百米开外的平地上,村民们相继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条件稍微好些的,甚至建起了高大上的楼房。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村民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船型屋,住进了结构更为坚固的砖瓦房。

  建造船型屋用的竹子、木头和茅草很容易生虫而且容易腐烂,村民要常年在屋子里烧火做饭,用烟熏来减缓房子因被虫子咬而破损的速度,加上没有窗户,船型屋内的通风采光条件不佳,阴暗潮湿,所以村民往往住上几年就必须推倒重新建一间船型屋。

    随着村民们的陆续搬出,船型屋基本上已经没人住,就算有,也是那些对这船型屋有着深厚感情而不愿离开的老人们。

  鲜有人住的船型屋,一天比一天加剧地破败。有人说,现在还有人住在茅草屋里,是落后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说,船型屋是海南土著民族的建筑瑰宝,应该加以保护。作为一项民族文化凝固的艺术,这些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船型屋,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不是它是否落后,亦不是它该不该保护,而是我们该以什么形式把他们完整地保护下来,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以后,后辈们还能真实地看见这些民族建筑工艺,而不是只能通过影像资料去感受它的模糊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