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八音,瑶族民间曲艺形式。主要用于办结婚、新居进宅、寿诞等喜事时助庆,或在春节元宵节表演。自称“哵惞”,人们称之“瑶族八音”。瑶族八音以唢呐、长号、皮鼓、小钹、中钹、小锣、沙锣、牛角等吹打器乐组成。是婚礼、乔迁、盘王节的主要器乐演奏形式。主要流传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及相邻的瑶族地区。列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相关风俗

  瑶族同胞在办结婚、新居进宅、寿诞等喜事时,常吹奏八音。

  瑶族群众表演八音助庆,有时在春节元宵,相约同好也吹奏一场,为节日增添喜庆热闹气氛。

  连山过山瑶的婚姻,男女双方可根据各自家庭的情况以及居住环境的优劣,选择女嫁男家或者男到女家。婚后的第一个子女随父姓,第二个子女随母姓,无性别歧视,男女平等。男到女家的,女家请八音;女嫁男家的,男家请八音。

  在瑶族婚礼中,八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婚礼的前一天,主家便在正厅左边摆好了八音抬,抬脚上贴上红纸表示办红事喜庆。桌面上摆着两个味碟,这两个味碟,在婚礼活动中,自始至终一直摆放在八音桌上。中途只能更换,不能撤掉,直至婚礼结束,以表示对八音艺人的敬重。

  瑶族八音在为瑶民乔迁新居演奏时,先是敲锣打鼓,吹奏乐曲,顺时针方向,绕主人新居三圈;又逆时针方向,绕主人新居三圈。才从正门进入新居正厅,向主人祝贺新居之喜,颇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