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无人系统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1、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哈军工”创办于朝鲜战争期间,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其卓越的办学成效铸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丰碑。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国防科技大学,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归国防科技大学,归军委建制领导。学校建设发展始终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为院刊题写刊名“工学”。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空军预警学院组建于1952年,原名空军雷达学院,2011年改建为空军预警学院。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预警监视领域专门院校,全军唯一一所预警监视和电子对抗为主体学科专业的院校,是军队信息能力培训基地之一、国家一类本科军级军事院校,主要承担全军预警系统和空军地面电子对抗部队指挥技术军官及士官培养任务。学院采取“一院四地”办学,院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总占地面积230多万平方米。院区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教学设施完善,是从军报国、学习成才的理想院校。学院在60余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三个鲜明特色”:与国家预警监视系统发展同频共振的办学特色、集约化培养人才的教育训练特色、“三到一长期”的育人特色。特别是从1975年起,在学员中开展以“三到一长期”为主要内容的献身国防思想教育,在军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7年,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转发学院经验,2009年学院再次被总政治部确定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大典型,中央和首都49家新闻媒体集中进行宣传报道。

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座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和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形成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格局,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要基地。学校占地3700余亩,校舍总面积90万平方米。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并具有工程硕士(8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全军重点学科,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7个全军研究和培训中心。

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PLA Army Academy of Artillery and Air Defense)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学院创建于2017年,是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原解放军炮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属副军级编制。院本部设在合肥,下设南京校区、郑州校区、士官学校(沈阳)。学院是一所承担炮兵、防空兵指挥军官培训任务的兵种指挥类高等教育院校,同时也是承担研究生教育、士官教育、外国军事留学生培训、现职干部轮训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学员培训等任务的多用型军事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