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有哪些艺术高中,成都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学工作会成都有哪些艺术高中,通报成都有哪些艺术高中了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

通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强以入量出增值评价考核、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实行城乡高中学校分类考核、强化公办高中学位供给能力考核、不对普通高中升学率进行考核6个方面对普通高中进行评估。

在这样的评估标准下

一批办学特色突出的

普通高中学校上榜!

这其中就有双流的几所高中哟!

快来看看

哪所学校更适合成都有哪些艺术高中你的孩子

全面而有个性成长

艺术体育类

双流艺体中学

双流艺体中学是四川规模最大的以艺体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210亩,校园环境优雅静谧,艺术文化氛围浓郁。学生3000多人,教师360人。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特级校长1人,特级教师2人,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202人,音体美专业教师117人。

学校坚持“一人一长一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至善,务本扬长”的校训,构建了“德育统领,文化奠基,艺体扬长”的课程体系。学校教学质量突出,本科及重点上线率高达94%,连年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昂首领跑四川特色教育。

艺体中学现在是四川省艺体教育的排头兵,学校成功闯出了特色化高品质发展之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尊重学生差异,构建特色课程,采用文专融合,实现艺塑人生。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强基计划类

棠湖中学

棠湖中学以强基拔尖创新实验班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全体“棠中人”创新实干、服务国家的关键能力。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发了以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科创课程,选配优师名师,为国家重点培养急需的拔尖高端人才。

2017至2021年,学校通过国家强基计划,向北京大学输送了10名学生。

飞行人才早期培养类

双流中学

2021年,双流中学共有14名学子被飞行学院录取,近几年培养了150余名航空人才。其中有“清华大学、航空大学”双学位飞行员杨祺;第12批女飞行员张瑜;双胞胎飞行员李坤、李彬;优秀飞行员翁健翔等;每年民航飞行员录取10余人,航空航天类相关专业录取50余人。

作为送飞先进学校,双流中学始终立足国家政策,紧紧围绕“培养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型学生”的目标,着重打造了以航空航天课程为主的特色班,注重学生的空天科学视野和探究空天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双流中学成为“中国机长”早期培养基地。

学校作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近年来,有志于空天科学教育与研究的才俊辈出;在未来,必定有更多双中人能筑梦蓝天,成为新时代航空人! 碧海蓝天,壮美山河,双中学子的飒爽英姿定会留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祝愿更多的双中学子:壮志凌云,挥洒吾辈热血;驰骋蓝天,绽放青春风采!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围绕“仁、德、志、譞”的校训,在“四部一体”的格局中,高中一直秉持“育贤培元”的部训。为此,学校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国学教育”修其心、以“爱国教育”铸其魂、以“艺体教育”强其体,全力构建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多元育人、立德树人的特色化教育体系。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棠外学子凭借出众的身体、心理、文化条件获得了民航、空飞等招生项目的巨大突破。

近年来圆梦蓝天的学生,可谓数据喜人,2017年10人、2018年7人、2019年4人、2020年5人、2021年5人,尤其是高2019级7班学子张博韬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实现了驾战鹰守卫祖国天际线的爱国梦想。

此外

成都市教育局还对

“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生源”质量好

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情况优

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通报表扬

这其中就有双流的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是双流区教育局直属公办职业学校,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983年开办职业教育,1986年正式建校。秉承“格物修身 匠星致远”的办学理念,先后建设成为成都市首批示范学校、四川省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幼儿保育八个专业。

学校2021年毕业生1053人,844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中本科上线83人,专科上线761人,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80%;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获国家级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市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4个。

看了上面的这些学校

你也不用在为孩子的选择

担忧了吧?

那么

哪所是你心仪的学校呢?

记者 | 曾兢

编辑 | 李丹